热搜第一!刘谦患肺腺癌!“癌”,该如何防?
8月28日,癌#刘谦患肺腺癌#冲上热搜第一。热搜
据媒体报道,知名魔术师刘谦证实其在例行回诊时检查出“罹患肺腺癌零期”,谦患据他透露,肺腺自己已于2月中做完手术,癌该目前除了定期回诊外,何防也戒掉多年烟瘾。癌
据悉,热搜刘谦在今年春晚演出之前就查出肺部有阴影,第刘跟医生讨论过后需要住院开刀治疗,谦患但当时刘谦不想因为病情影响春晚演出,肺腺于是癌该决定等到表演之后再动手术。
此外,何防他还透露,癌小叔前一阵才因肺癌离世,担心有家族遗传病史,早动手术比较安心,目前只需定期追踪即可。
图源:刘谦微博
刘谦,1976年6月25日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祖籍江西省九江市,九游国内知名魔术师。他的现场演出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多次受邀至世界各地的国际性的魔术师大会担任演出嘉宾及专题讲座的讲师。
此外,在2009年到2024年间,刘谦曾六度登上春晚。在2024年央视春晚中,刘谦带着他“见证奇迹时刻”的招牌台词,第六次登上春晚舞台。搭档主持人尼格买提在配合时“穿帮”——手中的两截牌没有对上,让表演火爆全网。
同日热搜还有:#00后癌症发病率是父辈们的25倍#。
近日,一项涉及千万人的研究发现:年轻人被诊断为“胖癌”(与肥胖相关癌症)的可能性是父辈们的25倍。
“胖癌”风险上升,00后是父辈们的25倍
“胖癌”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癌症类型,而是与肥胖相关的一系列癌症的统称。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刊发的一项研究已表明,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乳腺癌(绝经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胃贲门癌和甲状腺癌等。
2024年8月,细胞子刊《Med》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从2007年至2021年间,国人的“胖癌”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年增长率达3.6%;而与之对比的是,肥胖无关癌症发病率则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胖癌”发病的增长,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
研究分析了我国2007年至2021年间的1414万人,比较了“胖癌”和“非胖癌”的发病率。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共有的651342例癌症病例中,48.47%与肥胖有关。12种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肥胖相关癌症的年龄标化发病率每年增长3.6%;而肥胖无关癌症(如肺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则保持稳定。
此外,研究还显示,“胖癌”在年轻人中激增,并且在连续几代人中呈上升趋势。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胖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从25-29岁的15.28%下降到60-64岁的1.55%。说明老一辈肥胖相关癌症是比较少的。
研究截图,任璇编译
其中,与1962-1966年出生的人(1964年出生队列)相比,1997-2001年出生的人(1999年出生队列)的相对发病率指数增加到25.07。这也意味着,00后这一群体被诊断为“胖癌”的可能性是爸爸(或爷爷)辈的25倍。
这一巨大的差距,也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巨大变化。爷爷、爸爸辈的人们生活相对艰苦,体力活动较多,饮食也较为简单朴素;而到了90后、00后一代则成长在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时代,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随处可得,同时缺乏足够的运动。
腰围超过身高一半要小心了!
提到肥胖,大家都习惯看BMI值,即身体质量指数,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对成年人来说,BMI超过25被视为超重,超过30视为肥胖。
但现在还有一个指标值得重视,那就是“腰高比”。医生表示,部分人群的BMI值未达到肥胖级别,但四肢纤细、肚子很大,意味着“腰高比”可能超标了,这种人群有更大的代谢疾病风险。
“腰高比”,即腰围除以身高,反映的是内脏脂肪的堆积。2021年刊发在《BMC医学》上一项对350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腰粗肚子大”的人患癌风险高,而且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
腰围超过身高一半,要引起重视了!2024年7月,欧洲肥胖研究协会在《自然医学》发表的研究,明确提出了“腰高比”的测量标准,即对于BMI≥25、腰高比>0.5、存在医学、功能或心理障碍或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肥胖管理。
此外,《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则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肿瘤高危人群?
不同癌种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恶性肿瘤,高危人群也不同。如何初步判断自己是不是肿瘤高危人群呢?
养成8个习惯,防“癌”于未然
除了“管住嘴、迈开腿”外,生活中很多小习惯持之以恒,有助于控制体重,利于防“癌”。8个无意识减肥却减肥的行为:
1.吃饭习惯“八分饱”
肥胖就是从每天多吃几口来的。在运动量不变的前提下,每天多吃一口饭,或半个饺子,或一小把坚果,一年体重可增加3斤。
八分饱,就是感觉可以吃也可以不吃的状态,如果不吃也不至于在之后的三四个小时之内很快又饿了,这种状态比较好。
2.吃饭习惯细嚼慢咽
吃饭细嚼慢咽,缓慢地进食可以让胃和大脑同步感受到吃饱的感觉,热量摄入也更不易超标。
3.喜欢用小巧的餐具
餐具习惯用小号的,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吃完后就会提醒自己,已经吃完了一碗了,也就不容易吃多。
4.吃饭先喝汤或先吃菜
饭前先喝汤后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这样胃里已有能量低、饱腹感强的食物垫底,后面就很难吃得太多。但要注意避免油炸等烹调方式。
5.饭后从来不直接睡觉
营养师介绍,人们在吃饭及饭后的半小时内,体内的血液会集中往胃肠道“走”去,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此时可以坐一会休息。但如果人在吃完饭后,马上就进入睡眠状态,则会有完全相反的效果,长此以往则很可能会引发肥胖,这主要是因为人在睡觉时消耗的能量要低于醒着时消耗的能量。
6.比起喝饮料更喜欢喝水
比起喝水,喝糖饮料会摄入更多热量。即便喝有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减少了精制糖的食用,甜味剂食品会降低人们对甜味的敏感度,可能反而导致在其他食物中摄入更多的糖。
7.坐会儿喜欢起来溜达
久坐不运动,能量摄入大于消耗,腹部会更容易堆积脂肪,导致肚子越来越胖。
每坐半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反而更有利健康。
8.平时走路习惯挺腰收腹
斜倚在办公椅上、半躺在沙发上等,长时间保持这些看似“舒服”的姿势会使肚子上的肉越积越多。日常保持挺腰收腹的姿势,走路时要抬头挺胸,有助于保持体态。
总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努力防“癌”于未然。
来源:中国新闻网、健康时报、金羊网、健康中国
整理: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吴潜之
- ·估量1月20日至2月上旬初,客家公园梅花进入最佳鉴赏期!
- ·梅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增设学前部,今秋起招生!
- ·新版客家山歌剧《林风眠》主创团队开展缅怀林风眠活动
- ·梅州市互联网行业知识产权主题公益普法讲座今日在梅城举行
- ·梅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睁开总体养老金政策宣讲行动
- ·注意!梅州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
- ·魅力梅州丨来片“云片糕” 祝您“步步高”!
- ·新版客家山歌音乐剧《林风眠》将于8月10日公演
- ·持续打击“饭圈”乱象!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低俗炒作账号→
- ·猪肉价格同比下跌24.7%,飞机票价格同比上涨18.0%!7月梅州CPI环比上涨0.2%
- ·跟踪执法警车,对讲通风报信!梅城一男子阻碍执行公务被行拘5天
- ·今晚油价上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元
- ·陈善宝获“中马横蛮友好青鸟使”“客家之光”称谓
- ·注意防御!梅州水文分局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 ·广东汉剧《章台青柳》首演专题研讨会在梅州召开
- ·梅州市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作品展开幕!展期持续至8月27日
- ·梅州一企业落选!2024年度广东农安信誉4A级破费主体名单出炉
- ·梅州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出台
- ·8月18日至8月22日,2023南国书香节梅州分会场即将启动
- ·初步估算涉案资金达2亿多元!梅州警方打掉多个跨境网络赌博团伙
-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开展医疗服务和震后建筑安全应急评估
- ·需绕行!8月23日起,梅城这些桥梁、隧道将加固维修→
- ·新版客家山歌音乐剧《林风眠》今晚公演
- ·你是优秀匠人吗?梅州启动2023年度“嘉应工匠”评选活动
- ·梅州挪移春节大数据“数”说客都新春盛景——客流峰值超530万,高铁成为公共出行首选,00后成为遨游破费主力军
- ·魅力梅州丨来片“云片糕” 祝您“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