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非凡十年丨梅州: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噢嘿!紧跟记奋进新(依溜呀)阿叔(个),总书征程绽放有好山歌哇你都溜(哇)溜等(哪)来(唷嗨)……”在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非凡九游“相约周六”惠民演出现场,曲调优美、年丨押韵上口的梅州客家山歌深受群众欢迎。除了客家山歌之外,让非广东汉剧、遗新广东汉乐、时代木偶戏、新光杯花舞等文化遗产通过深入挖掘、紧跟记奋进新科学梳理,总书征程绽放九游重新焕发客家文化新的非凡光彩。
文化惠民演出现场,年丨客家山歌五句板深受市民欢迎。梅州
2010年5月,让非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获批设立,梅州客家文化的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是第5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动非遗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长期开展“周五有戏”惠民演出,深受市民欢迎。
非遗传承离不开人才支撑。我市成立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组建管理队伍、专家队伍、传承人队伍、民间保护队伍、志愿者队伍等五支队伍,通过成立名师大家工作室,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一流艺术院校加强对接,与华南农业大学、嘉应学院合作共建艺术实践教育基地等,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目前在各类培训学校和机构共培养人才近万名。
杯花舞爱好者与杯花舞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讨论技巧。
在文化传承平台建设方面,我市设立了全国客家菜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国戏曲名家、广东汉剧名师、客家山歌剧名师、陈全新名老中医、大埔县高陂瓷雕陈国新等一批传习工作室和22个海内外广东汉剧(汉乐)驿站,共建成125个非遗传习设施,包括综合性传习中心6个、非遗展示馆13个、传习所69个、非遗乐园8个,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传承基地10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2个。
我市不断加强汉剧传承人才培养,在艺术院校开设汉剧幼苗班。
非遗保护,既要传承也要传播。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充分运用新传媒、新技术展现梅州非遗之美,借助各非遗展馆、传习场所、报纸、网站、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宣传平台,形成“非遗+新媒体”“非遗+新技术”等全新传播业态,推动客家非遗的传播,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非遗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走近非遗、爱上非遗。
目前,我市已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共有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5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37项、市级82项、县级289项;有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73位,其中国家级7位、省级38位、市级97位、县级331位。
文/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图/梅州日报记者:林翔
编辑:杨乔颖
- ·特色送教润南疆!广东援疆支教团课堂花着多
- ·我国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来了!
- ·中消协发布提示:加强消费券发放管理 抵制“黄牛”二手交易
- ·破50亿!2025春节档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周立人被判死刑
- ·以工匆匆农,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头雁”跨届联动暨佛山全财富链参访互访行动
- ·2024年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2.27亿件
- ·为什么有的高铁坐着坐着,车次就变了?
- ·南农晨读丨田间“白玉”
- ·透视2025年春节新气象
- ·高血压患者:过年兴致高,血压照样稳【健康幸福过大年】
- ·两部门: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
- ·三部门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2月1日起实施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 ·2025年春节档电影预售总票房突破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