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家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
掌上梅州讯 3月9日下午,生根发芽由兴宁市教育局主办,让客兴宁市汉芬小学承办的家文家歌AG超玩会入口“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首站走进兴宁市汉芬小学。化校
活动现场,园陈谣进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善宝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新客校园项目客家童谣代表人物陈善宝和客家三宝组合成员、启动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梁姗姗通过PPT图文、生根发芽视频、让客现场演唱、家文家歌互动等丰富的化校授课模式,多维度地展现了客家非遗、园陈谣进客家美食、善宝客家建筑、新客校园项目AG超玩会入口客家服饰等丰富的客家文化,让学生们从多维度了解到其中的魅力。此外,来自梅江区客都小学学生、梦之星艺术学员陈锦昊还为现场师生演唱了原创新客家童谣《小小萤火虫》,精彩的表演受到同龄学生的喜爱。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接下来会好好地学习客家歌谣、杯花舞,努力登上更大的舞台传播客家文化。
近年来,陈善宝教学团队在“新客家歌谣”方面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系统的授课模式,为推动客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仅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案,更要备新课标,教学内容会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要去发展,将更多客家非遗文化通过新模式融入到课程中,让客家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并通过艺术展演、比赛、MV拍摄等丰富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陈善宝表示,团队接下来会每个星期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普及性课程,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课程,为岭南童谣节、客家童谣节、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等作充分的准备。
据了解,此次项目的开设旨在推动我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采用陈善宝教学团队新模式、新思路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地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竹板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等丰富的客家非遗文化,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更好地传承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梅州日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李舒宇
- ·会展看广东|以展为媒!汕头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织”出新图景
- ·爱从“心”开始!梅州市红十字会联合组织开展先心病患者筛查
- ·累了渴了来这里!梅州首家特色水上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上线
- ·今起三天,梅马参赛选手可现场领取物资!
- ·3月25日央行开展7天期3779亿元逆回购操作
- ·世界客商大会,展现青年志愿风采
- ·“运动带给我快乐!”2023“梅马”轮友选手丘必渠,用双手“跑出”坚毅!
- ·真抓实练!2023年梅州市森林消防业务技能大比武举行
- ·缅甸地震可能会引发局地海啸 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 ·逐光踏梦,礼赞百十!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迎来110周年院庆
- ·蕉岭菌种神舟“飞天记”
- ·延长至2025年9月30日!特定群体免费乘梅城公交政策继续施行
- ·如何深化“机器人+”场景应用工作?广东计划这样做→丨发布会看广东
- ·梅州市这项青少年绘画比赛获奖名单出炉!快看有你认识的吗?
- ·花絮丨参加世界客商大会嘉宾互拍留影
- ·花絮丨参加世界客商大会嘉宾互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