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好饲料鳜?院士专家这些干货值得收藏
“需求决定市场,发展迅速的好饲饲料鳜,今年规模或将翻一番!料鳜”近日,专家值首届中国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饲料鳜技术创新研讨会(以下简称“论坛”)在佛山市三水区举办,干货上千位从业者参会。收藏在论坛上,样养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好饲各高校专家为鳜鱼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料鳜针对当前饲料鳜养殖关键点,本文整理院士专家的观点内容,提供参考借鉴。
雌核发育技术为良种培育提供新途径
雌核发育是鱼类选育的常用方法,可快速形成高纯度基因的动物体,在水产动物育种中有着极高的九游应用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介绍了异源精子诱导形成雌核发育翘嘴鳜技术,科研团队利用灭活的加州鲈精子,刺激鳜鱼卵子发育,将其中的雌性鱼再和普通雄性鳜鱼杂交,形成核心群体,为鳜鱼种质改良、新品种研发提供优良的基础群体。这是我国科研团队首次使用鳜属以外的异源精子诱导得到雌核发育翘嘴鳜,为鳜鱼良种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
“既要有良种,还要有良法、良销,才能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刘少军提出,在良种选育基础上,业界应加强对养殖模式、商品鱼品质改良和深加工的探索,真正开发出鳜鱼这个优良品种的价值。
“饲料化养殖鳜鱼是必然趋势,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前提条件。”中山大学教授张勇介绍,2021年,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通过审定,近年来,中山大学科研团队在“鼎鳜1号”基础上,陆续发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片段,并启动了更多细分选育方向的工作。目前,团队正在速生长、易驯食、抗病强、耐盐、不育等多个方向加强选育力度。
中山大学教授张勇
张勇表示,目前,饲料鳜苗种生产培育难度较大,优质苗种的生产供应有限,影响种苗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活饵配套生产、地理气候条件、苗种与成鱼养殖技术与管理难度等,其中病害的风险比较高,传统的开放式标粗模式亟待改进。
海盟集团广东鳜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业铨表示,种苗与筛选标准是鳜鱼养殖业发展的基础,要改变鳜鱼种苗市场乱象,不仅要严格打造一套高标准且全程可追溯的筛选体系,还要在亲本识别、跟踪、锁定、检测标准把控、出苗细节把控等饲料鳜驯化全过程及各环节制定规范标准并贯彻执行,从源头上提高养殖成功率。
海盟集团广东鳜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业铨
鳜鱼饲料最适蛋白含量为53%
“研发鳜鱼饲料,不仅要能养出鱼,更要养出优质鱼。”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梁旭方讲解鳜鱼驯食技术,鳜鱼苗种、成鱼和亲本饲料研究的最新成果。他呼吁,应尽快形成饲料行业标准,养出更多高品质、高价值鳜鱼。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梁旭方
2014年,梁旭方带领科研团队首次揭示了部分野生鳜鱼生长缓慢、规格不整齐的原因,培育出我国首个鳜鱼新品种“华康1号”。后续正在研究的“华康2号”新品系饲料养殖的生长速度提高了15.74%-21.48%,成活率提高了18.26%-20.62%。
经过研究发现,鳜鱼苗种阶段饲料最适蛋白含量为46%-52%,成鱼阶段饲料中最适蛋白含量为53%,最适脂肪水平为12%,最佳蛋白能量比(P/E)为37.98 mg/KJ。通过对比发现,使用植物源蛋白会造成鳜鱼生理机能下降,饲料中适量补充赖氨酸、牛磺酸等物质可提高饲料效率,增加蛋白质沉积。在饲料产品中,糖类物质不得超过10%,最好低于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介绍,我国鳜鱼年产量达到40万吨,养殖区域现已扩展到广东、四川、湖南、湖北、福建、安徽、江西、广西等地。广东是全国最大的鳜鱼产地,养殖量接近全国40%,产苗量占全国95%以上,主产地在阳江、清远、佛山、江门等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
“研究数据证实,饲料鳜的肉质营养更丰富。”叶星在报告中讲述,饲料鳜肌肉中EPA、DHA等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活饵鳜,而且肉质口感很好。养好饲料鳜需注重养殖模式、苗种、饲料、病害防控四个方面,建立合理的产业配套和完善的生物防控措施,确保养殖过程顺利。
业内合力突破病害防控难题
“虹彩病毒”是鳜鱼养殖领域一大全球性难题,其中,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已成为国内鳜长期以来面临的头号威胁。”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董传甫指出,疫苗防控是目前解决鳜鱼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案。
中山大学副教授董传甫
董传甫介绍,由中山大学研发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NH0618株)是目前唯一鳜鱼专用疫苗制品,列入了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该疫苗绝对效力≧90%,相对效力≧88.9%,保护期在6个月以上。鱼苗场对备用亲本进行免疫,可做到子代公分苗不带病毒。
除此外,科研团队还在加快研发MRV(蛙虹彩病毒)疫苗,目前保护效率80%左右。团队还在对此做进一步的安全性和效力测试,最终目标是得到具备ISKNV+MRV保护效力的疫苗产品,一次免疫彻底解决鳜鱼虹彩病毒难题。
江苏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埜表示了公司的最新成果——新型反向包裹技术。该技术用于水产药物、疫苗及保健产品,材料遇水形成一层致密的膜,使有效成分不流失到水体,同时降低药物在动物前中肠的消化,定向后肠吸收,提高药物利用率约三倍,治疗周期缩短至少一倍。他还介绍了公司首创的病毒结合蛋白及细菌黏附蛋白技术,利用多种益生菌,分泌一系列病毒结合蛋白,阻断病毒与鱼体细胞结合,减低发病几率。
江苏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埜
现场,旺海精品生物科技集团鳜鱼项目技术经理吴振标指出饲料鳜养殖成功率的关键点,包括优质苗种、硬件设施、定塘技术、投喂管理、健康评估、优质饲料等六大环节。吴振标介绍,旺海是业内率先实现低淀粉配方的公司之一,通过添加独特高效的功能性添加剂,注重鱼的肝胆肠健康和饲料消化吸收,切实解决了当前鳜鱼养殖的痛点和难点。
旺海精品生物科技集团鳜鱼项目技术经理吴振标
养好鳜鱼有哪些“诀窍”?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三角大区经理杜德群给出了专业的回答,稳定决定成活,溶氧决定产量,生态降低成本。他表示,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为鳜鱼养殖业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未来,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大力推动鳜鱼养殖业高产量、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同时,他在现场分享了重可控、多增氧、勤改底、巧稳水、常保健、少杀虫,利用天然饵料,节约成本等养殖技巧。
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佛大区经理杜德群
【记者】孙岁寒 温志勇
【图片】吴秒衡
【实习生】王莹莹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 ·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大关!《梅州市住房公积金规画中间2024年年度陈说》宣告
- ·何晓军深入一线开展创卫活动
- ·潮州市“妇女之家”功能提升项目系列活动在潮安铺开
- ·澳门揭阳商会考察团莅潮考察交流 凝聚桑梓情谊 推动潮澳联系合作
- ·商务部:目前已有3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
- ·第五期潮州统一战线“一月一比学”活动举办
- ·图说潮州看变化|保护传承潮州文化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 ·乡村休闲游生态游受市民游客青睐 “诗和远方”就在“家附近”
- ·我国科研人员发布可让蛋白质“定向进化”的大模型
- ·李尧坤带队开展创卫创文包联村督导检查 有力有序推进创卫创文各项工作持续巩固提升
- ·湘桥区铮蓉小学503班张心乐: 品学兼优勤奋斗 力学笃行绘未来
- ·潮州市高速公路迎返程高峰 5日至6日日均车流量约10万辆次
- ·2024年潮流和收藏玩具零售总额为465.7亿元
- ·中秋国庆假期 全市文化旅游市场供需两旺
- ·我市举行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主题队日活动
- ·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 美丽乡村“面子”变美 文明家园“里子”变实
- ·中国人的“吃瓜自由”,底气越来越足
- ·我市举办“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暨单丛茶系列地方标准启动仪式 整个标准预计将于2025年3月发布
- ·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进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155项问题均已全部落实整改
- ·我市举办“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暨单丛茶系列地方标准启动仪式 整个标准预计将于2025年3月发布
- ·3月25日央行开展7天期3779亿元逆回购操作
- ·潮州市积极拓展老年妇女参与妇联工作空间 凝聚“三有”巾帼力量 助力培育社会新风尚
- ·“异乡客”受骗 汕汾高速工作人员热心救助
- ·潮州市部署2023年度林长制督查考核工作 力争在今年全省考核中实现赶超进位
- ·“1秒2公里”,数字背后透露了什么?
- ·潮州市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