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看梅州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南国牡丹结硕果 花繁叶茂写新篇
广东汉剧《李坚真》剧照(黄丽华饰演李坚真)
精品迭出硕果累累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j9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生活、服务人民,以剧目创作创新为先导,形成“积极出大戏、大戏带小戏”的剧目创作机制,推出了众多重大传统题材、革命题材和现实题材精品剧目。
近年来,从创排新编大型现代广东汉剧《李坚真》《酒乡纪事》《虎口红线》《章台青柳》到《梅花渡》;小戏精品《山村夜话》《六棵柚子树》《五个铜板》《守望》及折子戏《打金砖》《红娘》《顶灯》等剧目,提升广东汉剧原创精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再到复排老戏,将著名传统剧目《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秦香莲》、现代剧目《一袋麦种》等以创新艺术表现手法,再现经典剧目魅力;继大戏《齐王求将》之后,汇聚资源力量,陆续拍摄《白门柳》《蝴蝶梦》《金莲》三部戏曲艺术电影。这一大批展现客家革命历史、反映现实的文艺精品叫好又叫座,让广东汉剧更接地气、也更具活力。
人才济济薪火相传
“人才是广东汉剧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我们以精品剧目创排带动人才培养,建立多渠道培养人才机制,并借助老一代艺术家的丰富舞台经验和高深艺术修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国家一级演员黄丽华动情地介绍。
广东汉剧《百里奚认妻》剧照(黄粦传饰演百里奚、黄桂珠饰演杜氏)
从“老三代”到“新三代”,以黄粦传、黄桂珠、范思湘、罗恒报、管石銮、刘飞雄、曾谋、梁素珍、丘丹青、林仕律、范开盛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为广东汉剧的传承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前后,广东汉剧璨放两朵“梅花”(李仙花“二度梅”,杨秀微“一度梅”)、谢仁昌、余耿新、吴衍先、陈小平等艺术家躬耕汉剧舞台,扶掖后人,新鲜血液也在源源不断输送着,在新三代的人才梯队中,张广武、钟礼俊、徐青、李焕霞、黄丽华、嵇兵、魏国浩、钟礼坤、熊长江、万瑜、管乐莹、叶林、邓振鹏、魏志朋、陈文斐、廖雅鸣、徐尚楣等大批专业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很多演员成长为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剧团的中流砥柱,甚至跻身艺术名家行列。
其中,李仙花荣获第十一届、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南粤第一位“二度梅”得主,并在今年设立了“广东戏剧名家李仙花汉剧工作室”;杨秀微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为广东汉剧再添一朵“梅花”。
演出阵地好戏连台
300多年来,广东汉剧一直是“客家人的大戏”。长期以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以文化惠民演出为阵地,积极开展广东汉剧“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军营、进农村”五进活动,使文化惠民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近年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主阵地主平台,每年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推进传统戏剧进农村、进社区,坚持免费为市民开放“周五有戏”“周六艺苑”演出平台,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同时,大力开展广东汉剧文化的传播教育工作,通过“戏曲行当与舞台艺术”讲座和行当表演形式走进校园,让广东汉剧传统文化在我市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创性地设立了一批“汉剧(汉乐)活动驿站”,开展汉剧教学,非遗传承剧(节)目展示活动,进一步促进戏曲传承发展事业。
非遗传承守正创新
2008年,广东汉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广东梅州发起了与福建、湖北、陕西、湖南省市汉剧院团共同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申报工作,全力推动在更高水平上对汉剧进行保护传承。
与此同时,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坚持组织复排老戏,让传统剧目和汉剧折子戏注入新的生命力,开展“传承客家非遗·畅享客家文化”——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重现经典。“我们正在筹建广东汉剧博物馆,建设广东汉剧文化长廊和广东汉剧体验馆,建立广东汉剧数据库,编辑出版《传统汉剧舞台语言标准化》《广东汉剧口述史》及制作一批汉剧纪录片等措施,实现广东汉剧的整体性保护传承。”国家一级编剧徐青介绍。
文艺交流百花齐放
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交流互鉴。加强与粤剧、潮剧及客家山歌剧、提线木偶、采茶戏等兄弟院团的交流与合作,把广东汉剧所在地建成全省传统戏剧的精品创作繁荣区、优秀人才集聚区、传播普及示范区和市场演出活跃区是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近年来加强文艺交流的积极举措。
除了要 “走下去”外,还要“走出去”。 今年4月,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首个海外传承推广中心。9月,首批广东汉剧教学物资从梅州寄往毛里求斯,为即将开展的线上教学做准备,这将进一步开展广东汉剧宣传、教学、交流、演出等活动,积极开发海外演出市场,联结客家乡情乡谊,活跃“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
宣传推介阔步向前
观众的关注与喜爱,是广东汉剧传承发展的巨大动力。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塑造全新戏剧形态、催生全新戏剧消费市场,既是广东汉剧传播的创新方式,也是培养新一代戏曲观众的最佳途径。
打开广东汉剧微信公众号,经典剧目鉴赏、周五有戏视频的栏目内集中展示了广东汉剧的戏剧内容,皮黄声腔,中州音韵,点开便能看能听,以更符合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新方式,展现了广东汉剧、广东汉乐的魅力。“广东汉剧还将开发有针对性的文创产品、开设形式多样的演艺基地等,形成广东汉剧全新的传播业态。”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魏瑞新如是说。
文以载道,汇则兴邦。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工作实施意见》,振兴发展广东汉剧,推动汉剧艺术传承传播、惠民为民,书写迈向文艺高峰的精彩篇章,让汉剧迎来“古韵新生”,为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梅州贡献。
编辑:罗欢欢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思政第一课”在黄埔军校开讲元宵节,梅城汤圆延续“节俭风”!梅州获7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新春网络健身大联欢”活动成绩揭晓降温+降雨...强冷空气即将“到货”!梅州最低气温5℃陈善宝获“中马横蛮友好青鸟使”“客家之光”称谓爱孩子还要懂孩子!梅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26日晚线上开讲金融“活水”浇灌制造业“良田”!广发银行梅州分行与嘉元科技、庆达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未来生态文明建设6大重点任务!《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不论在哪里,咱们都是中国人!”丘逢甲之孙、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接受媒体采访风雨二十载 常怀热忱心!他是2021年第三季度“梅州好人”吴立辉
- ·中美两军举行2025年度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
- ·梅州日报社举行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
- ·粤MF69999、粤MF39999,会是你的车牌吗?19日梅州投放一批新能源汽车号段!一招教你选号
- ·天冷人心暖!梅州市民政部门积极做好民政领域防寒保暖工作
- ·清静知识来“敲门”!梅州睁开喧猖扬“五进”之进村落子行动
- ·雨水应节真“解渴”,近期梅州江河流量增加,旱情解除!
- ·阴雨寒冷天气到几时?梅州天气“剧透”在这...
- ·助港抗疫!梅州乡贤朱氏家族旗下企业捐赠价值1500万港元防疫物资支持香港
- ·粤货物北地市首张立异与知识产权规画能耐证书落户梅州
- ·最新!转需!梅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都在这
- ·2021年度“广东少儿阅读之星”“最美少儿阅读推广馆员”评选活动启动
- ·国际金价持续上涨,2月底触及17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梅城黄金价格和今后走势如何?
- ·现场充斥欢声笑语!“绿色妄图家”走进第二届广东林业展览会
- ·梅州新增7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认识一下
- ·计划新建5.7万亩高质量水源林!梅州各大苗圃基地开启“忙碌模式”
- ·梅州2基地获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
- ·清明假期第二天全国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1364.22万人次
- ·粤MF69999、粤MF39999,会是你的车牌吗?19日梅州投放一批新能源汽车号段!一招教你选号
- ·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增22.43%,增速连续23个月超22%!1月末梅州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10%
- ·二月二剃“龙头”,理出“精气神”!
- ·“强羽书吧”成为营区新晋打卡地
- ·周末有雨!抓住好时机春耕春播忙起来!
- ·梅州2集体4人受表彰!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议先后召开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博敏电子领涨,紫晶存储跌幅最大!梅州上市公司上周股价四涨四跌一平
- ·梅州规模内第一高塔!500千伏粤电大埔电厂二期零星接入工程实现所有杆塔架设
- ·“虎力全开”乐“宵”遥!梅州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庆祝“我们的节日·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