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近期,金价检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的走高总局AG超玩会入口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监首饰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读懂应防范消费陷阱,报告保障个人权益。防范
首先,消费陷阱珠宝贵金属首饰的金价检测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走高总局AG超玩会入口质量标准常识。例如,市监首饰珠宝玉石类产品的读懂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报告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防范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
- ·商务部:目前已有3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
- ·雨城区严沙片区开展语文高效课堂竟选比赛
- ·市教育基金会奖励取得高考优异成绩学校班子团队
- ·稳中有进!梅州综保区前4月收支口额比增204.8%
- ·佛山机场多条航线恢复!3月30日起可通航14城
- ·市委办市府办散漫印发见告:着实增强“龙舟水”时期地质磨难提防应答使命
- ·广东2024高考实施“3+1+2”魔难方式!语数外运用天下卷,抉择性魔难由省教育魔难院机关命题
- ·汛情便是命令!梅州水文分局起劲迎战特大暴雨急流
- ·广珠城际、珠机城际计次定期票组合上新 最多享受6.2折优惠
- ·留意绕行!汕梅高速梅南、径义收费站出进口将实施封锁交通操作
- ·治隐患保平安 共筑和谐美丽新宝兴
- ·梅州视觉丨奔流吧 少年
- ·国内首条跨境电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线落地穗莞
- ·抗击洪灾 公安民警时刻候命
- ·点赞!我市张会娜、李亿敏落选第三届“南粤好护士”
- ·梅县大黄村落:5000亩梅州柚造诣亿元村落|产村落融会蹲点记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