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时讯视界

时讯视界

00后主持人出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坛晨报》迎来青春面孔

时间:2024-06-18 20:38:32 出处:焦点阅读(143)

  上周一,后主总台巴黎奥运会栏目《体坛晨报》正式开播,持人出镜晨报春面一句“早看早听早知道”,中央总台AG超玩会入口成为了多少人的广播早餐/晨练/通勤搭子。与节目面貌同样新风扑面的电视,当属刚刚上新的体坛四位主播。

图片

  “笑容真阳光,声音真透亮”“科班出身,后主还没毕业就开始播报,持人出镜晨报春面未来可期”……在节目播出后收到的中央总台众多反馈里,网友们除了祝福,广播还有很多好奇:全员大学生,电视两位“00后”,体坛这样的迎青主播阵容背后有哪些考量?新人“爆改”主播,总台有哪些培养科技?开播一周,后主新人都带来了哪些惊喜?

  上新大揭秘

  这个难度什么水平?

  早间节目是一个频道的门面,需要主播用跃动的播报节奏和密集的信息量“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为受众打开崭新的一天。选拔主播之初,总台台长慎海雄就明确提出要求:总台体育节目的主持人一定要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可以考虑从院校和主持人大赛中发掘新人,不搞论资排辈,给新人机会、给新人以舞台。

  这样的AG超玩会入口发掘分几步?报名阶段-院校选拔-线上试镜-线下试镜-成功加入。从四月初开始,共有60多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校生及总台主持人大赛选手参与层层选拔。在此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是总台人求贤若渴的态度。

  举个例子,线上试镜时,栏目组发现同学提交的试镜视频由于光线、场地等问题,录制效果不佳,因此在总台演播室组织两轮专业录制,由总台相关负责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多位专家及总台多位播音员共同参与选拔,最终敲定4名出镜主播和4名配音员加入栏目。

  新面孔,新风采,带来的不止新气象,还有需要整个栏目组一起克服的新挑战。

  💪挑战1:从新闻到体育

  虽然同学们品学兼优,但此前接触的多是新闻播报。对情绪更饱满、节奏更跃动的体育播报来说,字音、语义、重音、体态、表情、互动如何把握还得好好领会。

  💪挑战2:从录播到直播

  栏目组有句话,直播比天大,100场录播的经验也未必能轻松拿捏1场直播。新主播刚起步就面临2小时直播开局,业务上和心理上都要克服巨大压力。

  💪挑战3:从“前辈carry”到“独自solo”

   一般新主播上线,都会采取“一老带一新”的方式,由资深主播处理突发情况等,减轻新人压力,而《体坛晨报》则将“上新”进行到底,直接由两位新主播同台播报,在实战中迅速成长。

  冷知识:这是总台成立以来,首次由在校生担任日更直播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这些挑战,正说明了总台挖掘新人、培养新人的决心和魄力。

图片

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总台主播沙桐正在分享

  怎么应对?三句话让播音组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给年轻人信任、给年轻人机会、给年轻人兜底!栏目组迅速组织沙桐、梁毅苗、崔征、尤宁等资深播音员给新同学开启密集业务培训,通过大量实践快速成长,迅速适应并融入日常播音工作。大家开玩笑说,“无论二十多岁的大学生,还是四五十岁的前辈,都正是闯的年纪。”

  主播修炼手记

  业务·妆造·心态

  合格的体育主播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初出茅庐的同学们如何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栏目组倾尽毕生所学,带着新主播遨游在体育播报的知识海洋里。

  业务篇:

  横扫压力 大量练习

  两小时的出镜播报,起点是幕后配音。新同学进组之后,先跟着老师们上了一个月“配音班”。内容有几个信息点,重音要落在哪?老师们手把手教学,同学们从观察开始,到配十几秒的简讯、一分钟的新闻,配音时长逐步增加,业务也越来越熟练,此前一条内容可能要配四五遍才放心,现在基本可以实现一遍过。

图片

总台主播冷天爱指导新主播王子涵配音

图片

配音班表一览

图片

播音间小贴士

  声音状态逐步到位,播报环境也要熟悉起来。栏目组开起小灶,在演播室录制间隙带同学们模拟播报,逐步适应提词器,再将大家的表现录制下来,一起观看复盘。从耳机佩戴到站姿体态,每个环节经过反复调试和层层把关后,同学们的出镜状态更从容了。

  妆造篇:

  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并准确呈现

  从主播坐位到站着开聊,从正襟危坐到清新得体,满屏的青春靓丽从哪来?

图片

图片

  开播前,栏目组的服化人员先充分了解同学们的形象特点和个人风格,在此基础上开始整体形象设计。刘海弧度、服装颜色,甚至眉形、口红色号,每个细节都紧扣青春二字。开播前一晚,当班主播会将自己第二天的妆造拍照发到群里,请老师们整体把关。

图片

站着播音,话筒耳返藏在哪?看前辈支招

  此外,同学们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出镜细节。虽然大家平时都是运动小达人,加入栏目组之后也不约而同开始新一轮锻炼,为适应站播增强自己的核心力量和腿部力量,播体育节目,过运动生活。

图片

00后开播仪式感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粉扑

  心态篇:

  团队是永远的依靠

  有同学说,一开始听到导播直播倒计时,心都要跳出来了!青涩的担忧,很快被团队的温暖言语和有力支持抚平。“直播也是遗憾的艺术,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长时间直播像马拉松,要做好精力管理,一开始要情绪饱满,之后要稍稍回收,度过疲劳期之后稳稳收尾”“当你觉得自己要播错的时候,保持镇定,放慢语速”……

图片

工作中的复盘与鼓励

  其间的团队配合都有哪些?同学们要和编辑对接内容,掌握好开场、中场和结尾的播报节奏;和导播打好配合,熟悉各种应急处理方案;和搭档培养起默契,互相支持兜底。每一次安全播出,都来自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图片

  从“亲力亲为”

  到“慢慢放手”

  如今,新人播音已经第二周,效果如何?

  栏目组反馈,同学们已经基本摆脱“学生气”,开始有了“体育感”,和资深主播相差的政治素质、知识储备、采编技能,则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与练习。栏目组的培养方式也随之更新,从“亲力亲为”试着“慢慢放手”,给同学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最大的“放手”,出现在片头。起初,为减轻播报压力,栏目组将片头导语设计得尽可能短,让同学们尽快进入状态,稳稳当当开个好头。现在,片头需要同学们从“播新闻”进化成“聊新闻”,从大量内容中提炼出吸引受众的话题,再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把受众代入新闻状态。

图片

  更多的工作安排也在“提质增效”中。播报排班从一组一天升级到一组两天、三天,未来可能还会延长至一周,强化播报记忆和状态,其间还要穿插配音班,以便提前适应大赛期间身兼数职的工作节奏。栏目组还考虑,让他们接触一些后期剪辑、出镜采访等业务,掌握体育播报的方方面面。此外,用体育知识来充实头脑,也是同学们的每日必学(附笔记一页)。

图片

  当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遇上已经工作二三十年的主播,这样“传帮带”的过程让大家感受颇深。于同学们而言,主播们倾囊相授的播音技巧和经验,无疑是帮他们坐上了进步的“直升机”。主播们也借这个机会将自己的经历梳理成“教案”,把自己受益匪浅的内容传递给下一代,期待年轻人从自己手中拿过体育播报的接力棒,在这条路上跑得更稳更远。

  王子涵:

  能够遇上《体坛晨报》开播的好机会,深感幸运,但也很清楚自己仍有太多需要补的课,太多需要提升、精进之处!希望我对体育新闻越来越熟悉,保证安全播出,争取播得精彩!

  张玉洁:

  体育增强人的体质,也磨炼人的心智,正因为成功不易,才会奋斗不止。我们作为播音员,用最恰切的语气、最准确的信息、最真切的情感把体育故事讲好,用这份精神鼓舞观众,才能对得起这一份事业。

  王中秀:

  我是看着体育频道早间新闻长大的,那时候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爱体育的种子,了解到体育播报大概是什么样的,要包括哪些内容,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当梦想照进现实,我感觉自己又多了些责任感,希望能把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程河源:

  体育是个很大的概念,要想讲好每一场比赛,通过言语让观众体会到比赛的激烈和精彩,一定要有对体育赛事常态化关注的习惯,培养自己的“体育感”,带着知识和储备开播,才能让播报慢慢“活”起来。

  巴黎奥运会期间,许多赛事收尾已经是当地午夜,算上时差则临近节目每天的播出时间。播出压力倍增,但栏目组对同学们信心不减:体育节目和直播一样,最动人的是“真”。年轻人出镜,虽然业务素质可能略显稚嫩,但观众看到的是满屏的质朴真实,反而会淡化对稚嫩的苛求。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会像小火苗一样点亮屏幕,观众看得到。

  再来认识一下四位新主播吧,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期待,用追逐体育的热忱,和《体坛晨报》一起开启每一个清晨。

图片

  来源:CMG观察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